扫一扫关注思远农业
设为首页      |     收藏本站
联系电话:18133011212
 

创业青年吴松青-小木耳,大作为

2017-03-16 17:35:00    作者:思远为民   来源:岳西网

         初春的来榜镇,万物正待复苏,“蚕桑第一镇”大招牌迎接着初次到访的客人。在关河村新建的大厂房里,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培育桑枝木耳菌棒。但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秋冬,来榜镇桑枝木耳的命运迎来一次重大跨越,新成立的岳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为250户贫困户脱贫提供精准的产业支持。

返乡创业忙,巧借桑枝铸就辉煌

   岳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坐落在山沟的一片平地上,蓝皮白墙的厂房,公司负责人吴松青领着记者介绍,那里是搅拌装袋区、高温灭菌区、直排强冷区,这里是菌种制作区、液体接种区和空调养菌区。仓库里码放整齐的菌棒似乎在诉说废弃桑枝变身后,即将成就的“辉煌”。

   这一切,要从吴松青的返乡创业说起。从小生长在这里,吴松青太熟悉村庄里长辈们忙碌和被穷苦折磨的面容,传统蚕桑农业,劳动强度大,收效甚微。吴松青2008年从安徽财经学院毕业后在扬州一家企业工作,但大城市的打工生活并不如想的那般舒适。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,吴松青通过考察和学习发现食用菌栽培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,来榜镇万亩桑园会产生大量废弃桑枝条,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,让他萌发了返乡创业的想法。2013年,吴松青借家乡出台“大学生回归工程”的政策东风,将当地百姓养蚕废弃的桑枝回收作为种植食用菌的培养基地,开始培植桑枝食用菌。

小小黑木耳,易捷打开贫困“心结”

   创业初期的艰辛自不必说,好在桑枝食用菌得以成功开发并获得市场认可,还吸引了阜阳、亳州等外地客商来学习考察。通过几年的打拼,吴松青的桑枝食用菌事业做得有声有色,在全县大力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下,吴松青开始考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。

   来榜镇党委政府在了解到情况后,积极牵线搭桥,成功争取到中石化扶贫资金,于2016年6月成立岳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215万元,固定资产投资450万元,其中中石化145万元公司股权平均分配给来榜镇横河村、青天乡同心村、和平乡太阳村、巍岭乡夹河村、包家乡川岭村、古坊乡下坊村、头陀镇虎形村、石关乡张家村8个村。同时,中石化还提供全国2万多家易捷便利店网点进行桑枝木耳销售。

   2016年11月4日,公司厂房正式全面完工并投入生产,机器轰鸣,振奋着贫困户的心。“现在,厂房设备齐全、技术创新,每日可产2万包菌棒,年产300万棒,除去公司基地种植50万棒外,按每户1万棒,可为250户贫困户提供成品菌棒种植。”吴松青向记者介绍。

打赢翻身仗,决战决胜脱贫攻坚

   扶贫打赢翻身仗,桑枝木耳有作为。公司将菌棒培育好,贫困户领回家,只要进行适当的看管、浇水,几个月之后,木耳就会生长出来,而且每年可以种植两季。“贫困户种植的木耳,销售也不是问题,公司保底价回购,超出保底价盈余收益,公司将提取盈余收益40%的市场风险储备金,其余全部返给贫困户,可保障每户贫困户种植万棒木耳稳定收益在1-2万元,带动250户农户脱贫。同时,根据公司发展,需要长期用工约15人,季节性高峰用工40人左右,可帮助解决约20户贫困户就业脱贫。”吴松青胸有成竹的说。

   桑枝木耳产业扶贫,既能延伸蚕桑产业链条,又能达成循环利用,为贫困户“精准扶贫”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而持久的渠道。依据市场行情测算,一亩桑园产生桑枝条3000斤,可制成桑枝食用菌菌棒1000棒,每亩每年可实现增收1000元。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可有效利用农户种田养蚕空闲劳动力,实现家门口就业,同时桑枝食用菌收获后,可作为优质无公害生物有机肥回归桑园而进入下一个蚕桑生产循环,大大减少林业资源的消耗。

   除生产冬春木耳外,吴松青说,下一步还将加强科研创新,充分利用岳西现有资源,生产天麻、海鲜菇、袖珍菇、茶树菇、羊肚菌等桑枝系列富硒食用菌产品。“生活会越来越好,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,脱贫指日可待。”吴松青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
上一篇:第一页

下一篇:岳西党建工作微电影《大山里的梦》开机仪式举行